美国人如何过万圣节?外国人过万圣节的习俗

fungyuanwu14417063 Uncategorized

万圣节又叫诸圣节,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;而万圣节前夜的十月三十一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。在中文里,常常把万圣节前夜讹译为万圣节。

万圣节大概起源于与邪恶幽灵相关的庆祝活动,所以骑着扫帚的女巫、幽灵、小妖精和骷髅都是万圣节的标志物。蝙蝠、猫头鹰和其他夜间活动的动物也是万圣节的普遍标志。而南瓜灯也是當中最有特色的代表。

1.名称由来

万圣节前夜就是“圣夜”的意思。万圣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,许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。万圣夜在11月1日的前一夜,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,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。

两千多年前,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“天下圣徒之日”

西方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,这又被叫做“All Hallow E’en”、“The Eve of All Hallows”、“Hallow E’en”,或者“The eve of All Saints’Day”。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“Halloween”,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。在西方国家,每年的10月31日,有个“Halloween”,辞典解释为“The eve of All Saints’Day”,中文译作:“万圣节之夜”。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夜是一年中最“闹鬼”的一夜,所以也叫“鬼节”。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。“Hallow”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,与holy词源很接近,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,万圣节仍然被称为“All Hallow Mas”,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那一天,要举行的弥撒仪式。

2.起源发展

万圣节及万圣节前夜也来自于天主教对其它宗教的节日的吸收、改造和重新诠释。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,在10月的最后一天,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,冬天的开始,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,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,被称为“死人之日”,或者“鬼节”。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,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,在世间游走,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险。人们会把食物放在门口吸引有主的鬼魂灵魂,而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,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。鬼节是一年中很特别的日子,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这个时候悼念他们死去的亲友。这些人相信, 死去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来到人世间,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们燃起篝火,举办盛宴以求好运。

3.节目主题和鬼怪简介

前夜的主题是鬼怪、吓人,以及与死亡、魔法、魔怪有关的事物。通常与万圣节前夜拉上关系的事物有鬼魂、食尸鬼、巫婆、蝙蝠、黑猫、猫头鹰、小妖精、僵尸、骷髅、南瓜头和恶魔、阴尸等,还有虚构人物如吸血僵尸和科学怪人,南瓜灯(西方的南瓜和亚洲的不同 外壳坚硬如木头所以就好象在木头上雕刻一样)。黑色和橙色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。现代万圣节前夜的产品也大量使用紫色、绿色和红色。秋天的元素如南瓜和稻草人等,也成为万圣节的象征。

4.万圣节习俗

戴面具、穿着奇装异服

随着时间的流逝,万圣节的意义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。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,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,如番瓜妖怪、巫婆等。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,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,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。

不给糖就捣蛋(Trick-or-treat)

「不给糖就捣蛋」的由来源自于中世纪的欧洲习俗。十一月二日是天主教的全灵日,在这天,人们会挨家挨户地去要「灵魂蛋糕」,当他们得到蛋糕时,就会为施与者的祖先祈祷,反之,他们就会作弄那个人,因为他不关心他的祖先。

「不给糖就捣蛋」主要流行于英语地区,如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地区,是万圣夜的主要活动之一。小孩装扮成各种鬼怪,逐门逐户按响邻居的门铃,大叫:”Trick or Treat!”(意即不给糖就捣乱),主人家便会拿出一些糖果、巧克力或是小礼物。部分家庭甚至使用声音特效和制烟机器营造恐怖气氛。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数以袋计,整袋整袋的搬回家。

雕空南瓜当灯笼

南瓜灯又是怎么来的呢? 据说有一个叫杰克的爱尔兰人,因为他对钱特别吝啬,就不允许他进入天堂,而被打入地狱。但是在那里他来是很调皮,老是爱捉弄魔鬼撒旦,所以又被踢出地狱,罚他提着灯笼永远在人世里行走。

【声明】内容及图片整理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